close

瑪欣德尊者佛法摘錄圖.jpg

 

(摘錄自瑪欣德尊者於2015228日『布喻經』之開示)

 

Svākkhāto(善說)Bhagavatā(被世尊)Dhammo()Sanditthiko(自見的)Akāliko(無時的)Ehi-passiko(歡迎來見的)Opanāyiko(導向涅槃的)Paccattam(自己的;各自的)veditabbo(了知;證悟)viññuhiti.(被智者們)

 

佛陀的教法有六種特質:法乃巴嘎瓦(世尊)所善說;是自見的;無時的;來見的;導向涅槃的;智者們可各自證知的。

 

SvākkhātoBhagavatāDhammo這句話,它一共包括十種,第一是『教理』,也就是三藏;第二是『出世間』,出世間法有九種,分別是:入流道和入流果;一來道和一來果;不來道和不來果;阿拉漢道和阿拉漢果;以及涅槃這九種出世間法,再加上屬於『世間』的巴利三藏,因此這句話包括了世間和出世間。但是加上接下來的五句,也就是佛陀教法的六個特點中,它有五個半是出世間,只有SvākkhātoBhagavatāDhammo包括了三藏,三藏是屬於世間的。

 

「在此,『教理』之法是指初、中、後善故,說明有義有語(),完全圓滿清淨的梵行故為『善說』」(清淨之道第七品)。也就是佛陀所教導的法,從開頭、中間到結尾都是善妙的,都是好的。而且它是有義的,有義是指他有很深奧的涵義;『有語』是佛陀所講的法他不會雜亂用詞,不會天馬行空,他用詞都是很謹慎的,然後他都能夠說明完全圓滿,最終導向完全圓滿的清淨梵行,所以這是屬於『善說』。

 

第二個Sanditthiko自見的,是指它()必須是你去親見的,或者說它()是現見的,你通過修行、通過修習,你今生就可以見到的。

 

第三個Akāliko無時的。這個『無時的』是從因果上的角度來看:世間極多數的因果必須要隔很長的一段時間,例如有些人在年輕的時候造了一些業,可能到年老的時候才能成熟;但更多的是,你今生造的業,你可能到來生才能成熟。我們現在所成熟的業,它很可能是過去生、很多過去生所造的業帶來的,這樣的話它就拉了很長的一段時間。然而對於出世間的聖道來說,它一生起(道心),緊接的下一剎那就生起了果報(果心),他就已經是聖者了。所以這裡的『無時的』,他是指聖道聖果來說,聖道聖果不會間隔,哪怕是一剎那的時間,聖道心一滅去,聖果心馬上就產生。這是立竿見影,世間因果不會立竿見影,唯有出世間因果才會立竿見影,一斷除煩惱下一刻就成為聖者,成為他能夠體驗聖者果報的,這就是『無時』。

 

第四是Ehi-passikoEhi是『來吧!』它是一個欲望詞:你來吧!passiko是『來看』,這句的意思是佛陀的教法它沒有秘密,它歡迎任何人都可以來看、來驗證,可以來證明。在清淨之道裡面就比喻說:如果一個人的手都是糞便,他就會秘密地藏起來,他不敢給人看。是不是?但一個人的手裡,他有珠寶或者是黃金等等,他就可以讓人看:「你看!這個多麼燦爛奪目啊!」佛陀的教法也是這麼樣,沒有祕密,它是歡迎人們來看的,因為是清淨圓滿的。正如佛陀在《增支部‧第三集》裡頭說到:「諸比庫,有三種光輝照耀不會遮蔽。是哪三種呢?諸比庫,月輪光輝照耀不會遮蔽,日輪光輝照耀不會遮蔽,如來所教導之律、法光輝照耀不會遮蔽。諸比庫,乃此三種光輝照耀不會遮蔽。」也就是說佛陀的教導沒有秘密的,它不需要遮遮掩掩的,它是歡迎任何想要來體驗、想要來實踐、證明的人來看的。

 

接下來是第五個OpanāyikoOpanāyā是導向,這裡是『導向涅槃』的。因為佛陀的教法只導向涅槃,它不會導向輪迴。佛陀在《增支部‧第一集》講到:「我不讚嘆輪迴!我不讚嘆『有』!我不讚嘆生命!」因為輪迴、生死和涅槃是對立的,而佛陀的教法只導向涅槃,他不會讚嘆輪迴:「你延長輪迴吧!你發願增長生死吧!」佛陀不會這樣講,他只是要你導向涅槃。

 

第六,Paccattamveditabboviññuhiti.Paccattam是『各自』,veditabbo是『可以證明』,viññuhiti是『被智者們』。只要你證得了聖道聖果,你自己會先知;他證得了聖道聖果,他內心也知。這個是不可能『給』的,沒辦法『給』的;如果佛陀的教導的法是可以『給』的話,佛陀一旦發了願,願我成佛後一切眾生也都成佛,那該有多好啊!是不是?所有的眾生都證阿拉漢果該有多好!是不是?問題是沒辦法,佛陀自己成佛了,證得了涅槃,他有沒有辦法替人證得了涅槃?他可不可以把涅槃分享給我們?為什麼呢?因為佛陀的法,出世間法,它是各自證知的。

 

而且它這裡講到的是『智者』,智者不是愚痴的人,愚痴的人就包括那種有『定邪見』的人、那些無信者、那些反對佛教(包含否定律與法的教內人士)這樣的人,就稱為愚痴的人。因為他們被排除在外,並不是說他們不可能證知,而是他們不會來證知。因此這裡強調的是『被智者』,『智者』首先他是有信心的人,然後他肯精進的,擁有智慧的,這樣的禪修者他就有可能去證知、證悟,去證明佛陀的教法。

 

所以後面的五個特點,都是指出世間的,再加上『法乃巴嘎瓦(世尊)所善說』一共是六個特點。這六個特點是佛陀『正法』的特點,只要是佛陀教導的法,他一定同時擁有這六個特點。所以當我們講到『佛法』、『正法』、『佛陀的教法』的時候,它一定是同時具足這六個特點。

 

(未經尊者審核慈允,弟子八雲按照錄音開示檔案打字上傳)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瑪欣德尊者
    全站熱搜

    八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